我国第42次南极科考正在起航。人民网自然资源部供图北京11月1日(记者王少少)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2次南极科考启程前往南极。此次科考将严谨可靠地执行各项任务,不断提高我们认识、保护、利用南极的能力,为造福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推进秦岭站配套设施建设和系统优化。此次科考队将重点升级秦岭基地科研大楼、石油储供系统、通讯网络等保障设施,进一步强化秦岭基地运行保障和科研保障能力。在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验证国内已建成的海水淡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设施设备在南极秦岭基地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新进展。我国第42次南极科考正在起航。照片由自然资源部提供。二是继续在南极开展综合性多学科研究和观测。科考队将在南极半岛、阿蒙森海、罗斯海、普利茨湾等典型洋区开展海洋学、生物、化学、大气和冰川等多学科研究和观测,重点关注气候变化对奥西生态系统的影响,获取长期连续观测数据,进一步加深对南极洲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认识。我国第42次南极科考正在起航。这自然资源部提供的第三张照片是重大研发项目完成情况及家用设备技术新应用。我国首次在南极内冰深处的湖泊中进行科学钻探实验。利用国产热液钻机和热聚变钻井系统,在3000多米深度的冰层中进行清洁钻探和取样作业,调查冰下孤立湖的环境和地质特征,支撑未来研究极端环境下生命形式的存在和全球气候演变。我国第42次南极科考正在起航。照片由自然资源部提供。日本还对其自主研发制造的6x6“雪豹”轮式车辆和THT550大功率全液压牵引装置进行了南极实地验证,以及自动化观测、卫星遥感、生态潜水器和磷虾多网捕捞系统。任何先进技术都将在南极探险中得到新的应用。据了解,本次科考由雪龙号和雪龙二号两艘船共同支持,来自国家80多个部门的500余名队员参加,并邀请了泰国、智利、葡萄牙、中国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他计划于2026年5月完成任务返回中国。